Search

Hongke's latest articles

HongK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虹科方案】BIM—SCADA 的「寶貴盟友」,實現真實與虛擬世界的融合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約於 2011 年興起,為建築業帶來重大突破。如今技術已相當成熟,除施工階段外,亦可應用於其他環節。

那麼,如何將 BIM 整合到 SCADA 系統中?

BIM—連接建築設計與建築維護的橋樑

過去,專案經理多使用 AutoCAD 製作簡單圖紙。BIM 則具備三大特點,超越了傳統圖紙設計:

  • 使用的物件可輕鬆複製
  • 3D 建模取代 2D 圖紙
  • 物件可組合(例如:門可嵌入牆體)

BIM 的首要目標是完善並深化設計階段。更好的設計意味著施工錯誤更少,後續維護更容易。在建築行業中廣為人知的「1-20-60 規則」指出:設計中 1 歐元的錯誤,會導致施工額外增加 20 歐元的成本,最終更可能造成 60 歐元的維護成本增加。

從廣義來說,BIM 是對建築的完整描述。人們往往將 BIM 誤解為單純的 3D 展示,這是一種刻板印象。BIM 的關鍵在於:它是建築物所有資訊的集合。這些資訊不僅對專案經理有用,亦對營運、維護與整合團隊至關重要。

BIM 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建築設備及運維所需的所有資訊,確保建築從施工階段到運維階段的無縫銜接。

BIM 可整合以下三類數據:

  • 靜態數據:描述建築物的資料(如技術資料表、平面圖、BIM 模型)
  • 半靜態數據:操作員執行的操作(如服務請求)
  • 動態數據:建築中各種設備(如空調)的測量值

這些數據的關聯構成了數位孿生:在雙向系統(可檢索與回傳資訊)中,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合。

面向營運的 BIM,為建築 SCADA 系統服務

隨著 BIM 成為 SCADA 的關鍵要素,我們已將其整合至 Panorama SCADA 解決方案中,使虹科 Panorama SCADA 系統具備 BIM 營運功能。

BIM 建築數據可匯入 Panorama Studio(Panorama SCADA 的整合開發環境)中。此過程透過 IFC 檔(OpenBIM 通用格式)中的中繼資料完成。Panorama Studio 能識別各類建築元件,並將其新增為設計「物件」(實體物件的數位化實例),從而加快應用程式的開發速度。

3D 模型可整合至 SCADA 應用並設定動畫效果,這些 3D 模型為建築資訊提供了空間情境,讓操作人員能更容易導航並定位設備元件或相關資訊。

示例:
當操作人員收到一則顯示閥門故障的警報,並希望在應用中查看:

  1. 選擇警報通知

  2. 應用程式會在 3D 模型中顯示閥門的精確位置

  3. 操作人員即可對閥門故障進行干預處理

BIM 是建築的完整描述,因此需要對顯示資訊進行結構化處理。使用者視圖對於數據的準確應用至關重要。

以下是基於使用者角色的 SCADA 應用案例:

  • 維護人員:供暖與通風系統、機房、警報器
  • 工程總監:空間、分區、傢俱、能源消耗、舒適度設定等
  • 建築物業公司:依空間類型劃分的佔用面積、公共區域管理、水電能源消耗、環境管理、每月入住率等

憑藉 BIM 營運功能,虹科 Panorama 將 BIM 置於營運核心位置,成為客戶實施 SCADA 解決方案過程中的寶貴「盟友」。

Other Articles

Contact Hongke to help you solve your problems.

Let's have a chat